《中国天文年历》显示,7月7日17时21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,标志着盛夏登场。专家提醒,此时节,“三伏”启幕,热浪滚滚,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,驱热纳凉。
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,每年7月7日或8日,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,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。小暑,意指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没到最热。小暑到来,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。
热!热!热!近期,我国华北、黄淮一带持续高温“炙烤”,多地发布高温黄色和红色预警,部分地区的最高温更是达到40摄氏度以上,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“上蒸下煮”的滋味。
“这种‘热得无处躲’的滋味还会持续下去。因为,小暑期间正逢‘三伏天’的头伏,而‘三伏’恰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。”赵之珩说。
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,我国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的“桑拿天”,天文和保健专家在此提醒说,此时节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,若外出,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,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暑措施;注意及时补水,充分饮用凉开水、淡盐水、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;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,宜多食用荷叶、扁豆、薏苡仁、猪苓等煲成的粥或汤,多吃西瓜、黄瓜、丝瓜等水果和蔬菜;保证睡眠充足,进行适当运动。